師傅在幕布後面主操皮影
  
  皮影戲
  相關:攸縣美物之豆腐:韻味千年 香飄萬里
  攸縣美食好韻味之血鴨:傳說源起宋丞相文天祥
  攸縣風俗:神奇的“打鐵水”
  攸縣民俗:誰說女子不如男 巾幗娘子也舞龍
  攸縣民俗:長調《燕花歌》——幾近失傳的長篇方言歌謠
  “攸女仙境”:體現攸縣歷史文化積澱的重要平臺
  紅網攸縣站記者 劉潔瓊
  皮影是三百多年前從外地傳入攸縣民間一種古老文藝形式,在採用花鼓戲唱腔的基礎上,用攸縣方言用作道白和串詞,加上夾雜諸多俗話俚語,極為貼近百姓生活,因而受到歡迎並一直傳承下來。
  皮影演出場面簡單,幾張八仙桌便拼成戲臺,用幔帳圍住三方,正面用竹桿或木架支起一塊白布,台內燃燈照亮,便可演出。舊時用一種特製的方形專用燈,用茶油浸泡數根燈芯即可點亮。現在多改用電燈。
  演出時,一人主操皮影,一人打鑼鼓,一人操琴吹嗩吶。主操皮影者兩手手指間都夾有操桿,口中代劇中人物唱腔和對白,常常一人分飾演幾個乃至十幾個角色,腔調有男女之分,文武之別,打鬥場面還常用腳一抖叫“連唱帶說一腳踢”。
  負責打擊樂的,稱“武場”,一個人操作5~7種響器,樂器用椅子分位固定,佈局儼然現代的爵士鼓,敲出時四肢並用,手不停腳冒歇。負責管弦樂的稱“文場”,琴笛嗩吶交替演奏。文、武場人員分角色幫助演唱和道白,或幫腔和助威,凡參與演出者都必須吃透全劇本,反覆排演形成默契。現今一個皮影隊一般是四人,有的更多,還有的接納了女藝人參與演出,使演出效果更佳。
  皮影中的人物、景色製作俱用牛皮、驢皮或羊皮製成,先將皮革在桐油中浸潤,使其透明,然後請紙藝人剪作人形,加上色彩。每個人影分身首四肢六部分,再用鐵絲或粗線連綴起來。使之能活動自如。如今改為皮紙製作,用操桿操作,分生、旦、凈、醜四種,皮影人的身像只十幾個,而人物頭像卻多達數百個,演唱時依據人物而取換頭像,正面人物與反面人物的臉譜涇渭分明,讓人一看即知。
  舊時,皮影傳承方式大多是父教子傳,或承師學藝。皮影演出主要聘於一般農家祈求平安吉祥,許願還願,慶生辰建新房等場合,如今由於影視網絡的衝擊,皮影的演出市場逐漸萎縮。目前攸縣只有檟山、高梘、石羊塘等少數幾個地區還保留著皮影隊,演出者也相對老齡化,但攸縣賈山皮影已被列入省級非遺保護項目,使得這一文化品牌得到了良好的保護和傳承。  (原標題:攸縣民俗:傳承百年賈山皮影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t17dtisa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